标题 |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
范文 |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精选13篇)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1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和阅读诗歌,增强对诗歌的了解,感受诗歌的特点。能收集并按一定的标准给诗歌分类。 2、通过朗读诗歌、欣赏诗歌、学写童诗等活动,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生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 3、通过活动,锻炼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欣赏美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设计好整个汇报展示过程的小环节。进行汇报活动设计,收集学生积累的资料,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节目排练。 2、学生准备:包括收集的资料,竞赛的题目,朗诵的表演,推荐的诗、书,讲、演的故事,编辑的集子,写好的赏析、诗作等。 3、师生合作:制作一个汇报学习成果的网页。 主页 与诗同行 诗海拾贝 诗歌擂台 童心诗趣 “与诗同行”:包括“我与家长同学诗”“中国诗歌发展的轨迹”“《诗经》赏析”“古诗中的成语”“诗与诗人”五个内容,均为各学习小组要汇报的内容。 “诗海拾贝”:收集了古今中外的部分名家名作。 “诗歌擂台”:考查学生对诗歌知识的了解程度。 “童心诗趣”:图文并茂地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 活动时数:1课时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古今中外的诗人们用生花妙笔写下了无数优美的诗篇,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诗歌已成为超越民族、超越国界、超越时空的不朽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们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 在我们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快要结束的时候,让我们回过头来,再次徜徉于诗歌的海洋中,撷取其中一、两枚美丽的贝壳,用一双“诗”的眼睛,用一颗“诗”的心灵,去欣赏、去品位、去感受吧! 二、学生介绍学习网站的概况 1、学生a: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现在由我来介绍一下我们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的成果——“轻叩诗歌的大门”学习网站。这个网站是我们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的结晶。它是由老师以及各学习小组的组长共同完成。网站分为四大板块:与诗同行、诗海拾贝、诗歌擂台、童心诗趣。 在“与诗同行”中,汇集了我们各个学习小组的活动内容。(点击进入“我与家长同学诗”)你们看,这是同学们和家长共同学习诗歌的温馨场景。有些同学的家长还饶有兴致地动手创作诗歌呢!瞧,这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诗作。这些诗歌,有的追忆自己童年的美好时光,有的鼓励我们好好学习。 在这,我想为大家朗诵一下我爸爸写的诗歌—— 2、学生b: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第二个板快“诗海拾贝”,这里有同学们收集来的许多名家诗作。有中国古代的诗歌,还有现当代诗歌,以及外国诗人的诗作。 等会我们还要进行一个诗歌知识大比拼,题目就在“诗歌擂台”中。 第四个板块“童心诗趣”,是同学们自己创作的诗作。我们把它编成了小诗集网页。 3、学生a:另外,老师还在学习网站中还向同学们推荐了一些研究中国古诗词的相关网站和书籍。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一定非常急于了解我们这次学习活动的成果了吧!下面,请各小组组长带领自己的组员进行汇报! 三、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 (一)《诗经》 1、组长:同学们,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通过学习,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诗经》到底是一本怎样的诗集呢?里面都有些什么内容?我们小组的同学对此很想探个究竟,所以就把了解《诗经》作为这次我们小组学习的内容。(点击进入“《诗经》赏析”) 《诗经》共收录了305篇诗歌,这些作品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约500年间产生的。《诗经》中的诗都是配乐而歌的,按照音乐风格的不同,这305篇分为“风”“雅”“颂”三类。“风”又称“国风”,这是各地的民间歌谣,它是《诗经》中的精华。颂诗和雅诗,多用于祭祀和贵族的宴饮,内容一般是对祖先和神明的颂扬。 下面,就请各位欣赏《诗经》中的一些著名篇章吧! 2、组员汇报朗诵,谈感想,组长随机点击《诗经》中的诗歌。 3、组长:这就是《诗经》。它是我国璀璨的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对我国后世文学具有很深的影响。我们的小组汇报完毕,谢谢大家!接下来,由第二小组的同学为各位汇报他们的学习成果。 (二)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 1、组长:大家好!我们小组在这次活动中,主要研究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轨迹。你们看,这就是我们小组的同学共同制作的《中国诗歌发展轨迹图》。(点击“中国诗歌发展的轨迹”)我国诗歌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几个过程:先秦诗歌——秦汉诗歌——魏晋南北诗歌——唐诗——宋词——元曲——现代诗。下面,将由我们的组员给大家进行具体的介绍。 2、组员从音律的角度介绍诗歌的种类:古体诗、近体诗、词、散曲、现代诗,并进行朗诵。 3、组长:下面,我们邀请老师和我们全组同学给大家朗诵贺敬之的《桂林山水歌》。(点击进入页面) 3、师:非常感谢第二小组的同学,下面轮到哪个小组汇报了呢? (三)古诗中的成语 1、组长:听了前面两组同学的汇报,让我们不禁感慨: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小组的同学,从《伯牙绝弦》中获得灵感,把探究“古诗中的成语”作为了这次学习的内容。“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这个诗句中,“高山流水”就是一个成语,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2、组员1:苏轼《水调歌头》中有一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悲欢离合”这个成语指生活中经历的各种境遇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情。 3、组员2:李白《长干行》中写道: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成语“青梅竹马”形容小儿女天真无邪玩耍游戏的样子。 4、组员3: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古诗——朱熹的《春日》中有一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5、组员4:清代龚自珍《己亥杂诗》中“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是指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一个格局。 6、组长:同学们听了我们的介绍后,一定觉得很有趣吧!我们还出了些题目来考考大家。请给下面的诗句找出相应的成语。(点击“诗歌中的成语”) ( )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 天长地久 ( )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怒发冲冠 (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柳暗花明 ( )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 千呼万唤 ( ),凭栏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无可奈何 山重水复疑无路,( )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春风得意 (四)外国诗与诗人 1、组长:我们是最后一个进行汇报的小组,我们汇报的内容也和刚才三个小组有所区别,因为我们了解的是“外国诗与诗人”。(点击“诗与诗人”)我们小组的十位同学,分别查找了拜伦、普希金、歌德、海涅、泰戈尔、济慈、叶赛宁、裴多菲、雪莱、勃朗宁夫人。下面,我们选择几位给大家进行介绍。 2、组员进行汇报及朗诵。 3、组长:怎么样?同学们你们是否也感受到了外国诗歌与诗人的魅力了呢?如果你还有兴趣,可以到学习网站中浏览我们的学习成果。谢谢大家! 四、诵读经典诗歌 1、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汇报,来,给点掌声鼓励一下自己。同学们在刚才的汇报中,都给大家朗诵了不少经典的诗作。不知你们发现没有,诗歌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板书:语言精练、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下面,就让我们进入到“诗海拾贝”中,去朗诵那些古今中外诗人们的经典名篇,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2、学生诵读《摘抄本》上自己喜欢的诗歌,说自己的体会。 五、童心诗趣 师:同学们的琅琅诗声,使我不禁感叹道:生活处处有诗歌。 当你高兴时 你可以歌唱欢乐 当你哀伤时 你可以表叹愁苦 当你愤怒时 你可以直批不平 当你成功时 你可以庆祝胜利 当你失败时 你可以重头再来 只要你留心生活 享受生活 你会感到 这世界充满诗意 诗歌就在你周围 同学们,这段时间不是也创作了不少小诗吗?看,“童心诗趣”里就收录了一部分同学的作品。(点击进入“童心诗趣”)下面就请你们把自己最得意的那一首拿出来秀一秀,给大家读一读。 六、诗歌知识大比拼 师:欣赏了你们的诗作,我觉得我的身边多了许多可爱的小诗人呢!这段时间,同学们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诗的海洋中流连忘返,诗歌的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下面,我想让同学们接受一下挑战,到“诗歌擂台”上进行比拼,来个诗歌知识竞赛好不好?(点击进入“诗歌擂台”) 七、拓展延伸——为祖国六十大庆放歌 激烈的竞赛令人激动,优美的诗歌令人回味,在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想给同学们布置一道作业: 写一首小诗,做为我们对祖国六十大庆的献礼。 八、小结 我们在诗的海洋中徜徉,在诗的海洋中收拾贝,诗歌的大门已经打开,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希望同学们能以这次活动为起点,今后能在诗歌的世界里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乐趣,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 【点评】: 这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综合实践课,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围绕诗歌主题收集资料,朗诵表演,编辑集子,写诗赏诗,以及准备竞赛题目。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制作一个汇报学习成果的网页——“轻叩诗歌的大门”学习网站。“与诗同行”板块汇集了各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成果。“诗海拾贝”板块收集了古今中外的部分名家名作。“童心诗趣”板块图文并茂地展示学生自己创作的诗歌。“诗歌擂台”板块考查学生对诗歌知识的了解程度。这些栏目提供了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源,满足了学习需要,不同的学生在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中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和发展。 整个活动的设计主要通过网络课件展现了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成果。由于有了信息技术——《轻叩诗歌的大门》学习网站的支撑,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融入到本节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虽然涵盖的知识量非常大,但是通过网站展示却很直观。其他小组的同学还能通过边听边浏览该小组制作的网页进行自学。学生进行汇报完后,继续利用网站进行拓展性学习:诗歌擂台、诵读经典、童心诗趣、课外延伸。我们的学习网站还链接到了校园网上,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课外学习,打破了学习的时空界限,使学生真正感到学习的乐趣。这样,学生既能通过网站展示学习成果,又能通过这一平台收获新知,一举多得,其教学效果是一般的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本课也存在一些弊病:制作网络型课件费时长,工作量大;如脱离网络教室效果打折扣;课堂生成少,留下表演痕迹。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2在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的教研活动中,我教学的内容是《古代诗歌欣赏》古代诗歌语言凝练,内涵丰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一朵奇葩。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的诗歌已成为不朽的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如何让学生在欣赏古代诗歌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和特点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我在教学古代诗歌欣赏这一课时,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古代诗歌,增强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特点。 2、能诵读古代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诵读古代诗歌,赏析古代诗歌,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4、初步了解一些有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教学模式:为了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在课堂上我采用了学生小组交流汇报,教师适当点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按教材编排顺序《诗经》、唐诗、宋词、元曲四个板块依次进行交流汇报。 谈一点感受:众人拾柴火焰高 当我静下心来,翻开教材备课时,我为难了,这节课既要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又要有重点有依托。如果在这节课上只是把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一下,让学生又读又诵,又唱又跳,变着花样的表演,课堂呈现的是大繁荣,可教学的重点却无法落实,这节课就显得华而不实,摆花架子。课后作业,考试如何解决?若同平时课堂上教学古诗那样进行,以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诗为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赏析,不仅拘泥于教材,还无法完成教学任务,那就更没时间去交流一些有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要想只节课既不同于讲读课文教学,又重点突出,既体现综合性,又扎实有效。这里有一个度都很难把握。在办公室我把自己的困惑讲了出来,集思广益。我们六年级的语文老师都毫不保留的发表自己的看法,为我出谋划策。雁翎说:“你在上这节课时,不要只是学生展示,你要参入到教学的过程中,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以指导,点拨,既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又展示了你作为老师个人的功底。”吉平老师提醒道:“阅读教材中的四首古代诗歌,就像一根线上的四颗闪亮的明珠,在教学时,千万不能人为地把这根线割断”张丽梅老师说:“古诗教学,千万不要把它上得支离破碎,这样就破坏了古诗的意境。”张春芳老师强调指出:“教材在 《春夜喜雨》这首唐诗的下方就给出了这首诗的赏析,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会赏析古诗也是这节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黑老师建议:“应该以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代诗歌做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听了各位老师的高见,我心里有谱多了。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快速阅读了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代诗歌,说出他们在编排上的特点。然后分小组进行交流汇报。在诗经这一板块的学习成果汇报时,学生结合注释讲解了《诗经采薇》的意思,并赏析了这首诗。还介绍了《诗经》的内容、魅力和影响及其表现手法,诵读了《诗经》中的名句。我一边倾听同学们的交流,一边找准机会,告诉他们,在艺术上,“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它采用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写法,倍增其哀乐。对他的评析已绵延成一部1500多年的阐释史。话虽不多,但点明了他独特的写作方法和举足轻重的文学地位,激起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和自豪感。在交流唐诗时,先倾听了学生对《春夜喜雨》》的赏析。而后我又向学生介绍了我赏析《春夜喜雨》这首诗的方法:是从题目入手,紧扣“喜”字,全诗不见一个喜字,却处处充满喜意。这正是无一字尽显风流。通过老师的指导赏析,使学生感受到诗人匠心独运。在宋词这一板块的学习中,让学生以看录像为主,了解宋代不同流派的代表作及其特点。王更生老师为我下载的课件,让整节课有了一个耀眼的亮点。总之此次教学只是本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的一次尝试,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能得到各位老师的真诚指导。 谢谢大家!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3教材分析: “轻叩诗歌的大门”是一次语文综合性学习,选自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一册第六组,它分成“诗海拾贝”和“与诗同行”两大板块,通过阅读材料和开展活动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学习本单元,除了能读懂一些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还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生活,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文学发展前景。通过自学、讨论等方式,在阅读分析中归纳诗歌的共同点。上网查找资料,整理分析,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情况,通过辩论加深理解,形成观点,体会当代诗歌面临的困境,初步探讨文学发展的前景。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团体协作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并学会用计算机收集和整理资料。学习的成果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做到言之有据,并能把探究活动的过程、学习成果整理好,用演示文稿、网站的形式发布。 学习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 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热爱诗歌的感情。 知识与能力: 1、能诵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2、了解诗歌的分类、特点及发展历史。 3、初步了解当代诗歌的发展困境,预测当代诗歌的发展前景。 4、初步探讨文学的发展前景。 5、培养综合、分析、评价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能进行分工合作,培养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 2、学会通过计算机收集和整理资料。 3、能制作简单的ppt演示文稿和网站。 学习过程: 第一阶段初步感知 1、出示教师演示文稿,提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文学还会有“黄金时代”吗?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明确研究的方法:结合课本内容,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分小组自主研究。 3、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7人为宜,推选小组长,每个小组为自己的小组命名。组内商量分工情况并填写分工情况表。 4、提示学生从内容问题开始探究,出示内容问题: (1)本单元六首诗歌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这些诗歌怎么分类? (3)这一组诗歌有什么共同点? (4)你读过哪些诗歌? (5)诗歌有哪些共同点? (6)诗歌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5、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内容问题。 以小组为单位自学课文内容,借助学生支持文件学习,通过课外查找网络资源、到图书馆查找书籍等方式解决内容问题,并以小报或ppt的形式将学习成果整理好,下节课班内交流。 6、教师提供《“轻叩诗歌的大门”内容学习演示文稿范例》和《“轻叩诗歌的大门”内容学习演示文稿评价量规》,明确学习成果要求和评价标准。 7、学生汇报初步学习成果(一课时)。 学生汇报学习成果,师生根据《“轻叩诗歌的大门”内容学习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共同评价学习成果。 第二阶段深入探究 1、回顾第一阶段的学习成果,布置新的探究任务。 出示单元问题: (1)你认为征文比赛中“除诗歌外,题材不限”的这种规定会不会影响诗歌的发展? (2)2006年,“赵丽华诗歌事件”轰轰烈烈,你怎么评价这次事件? (3)80后作家韩寒认为,“现代诗歌和诗人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你赞同他的观点吗? (4)诗歌有可能重现唐朝时的辉煌吗? 2、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任务的可行方法:细化问题法、调查研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方法一:细化问题。如“2006年,‘赵丽华诗歌事件’轰轰烈烈,你怎么评价这次事件?”这个问题,可以细化为几个步骤:通过网络报刊等途径收集资料,了解“赵丽华诗歌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及外界的评价,结合我们学习的诗歌知识得出我们的看法,用ppt整理出来。 方法二:调查研究。如“你认为征文比赛中‘除诗歌外,题材不限’的这种规定会不会影响诗歌的发展?”这个问题,可以先确定调查对象,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采访,统计,分析,综合,得到结论。 3、各小组分头收集资料,集体讨论、分析整理资料,深入探究单元问题。 4、明确制作演示文稿的目的:总结对问题学习探究的情况和成果,教师提供《“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范例》和《“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评价量规》给学生看。 5、学生根据范例和量规要求,课外制作演示文稿。 演示文稿应包含的内容:a介绍小组成员;b小组研究的基本情况介绍;c对单元问题探索的过程与方法; d学习成果。 6、学生展示演示文稿,师生共同评价。 7、举行一场主题辩论赛:现代诗歌和诗人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辩论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1)明确辩论要标,公布辩题和辩论赛规程。 辩题:正方:现代诗歌没有存在的必要 反方:现代诗歌有存在的必要 (2)各小组根据自己的研究,自愿选择正方或反方。每小组选出四名代表,分别担任一辩、二辩、三辩和四辩。 (3)其他小组另派两人担任评委,并向全班公布辩论赛评分表。 (4)组织辩论。 (5)由参与评分小组的组长统计评分表,选出优胜队,评选最佳辩手,并宣布辩论结果,。 8、学生课外搜集资料,准备主题辩论赛。 9、实施主题辩论赛。 10、各小组把从辩论赛中获得的新知识、产生的新观点进一步整理,完善《“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中。 11、探究基本问题——文学还会有“黄金时代”吗? 各小组对“文学还会有‘黄金时代’吗”这个问题展开大讨论,预测文学发展的前景,进一步完善《“轻叩诗歌的大门”演示文稿》中。 12、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本小组学习的过程、情况和结果制作成网站。 (1)明确制作网站的目的:总结对问题的学习探究的情况和成果。 (2)介绍网站应包含的内容:a介绍小组成员;b小组研究基本情况介绍;c对框架问题的探索过程。 d其他更丰富的资源。 (3)教师提供《“轻叩诗歌的大门”学生网站范例》,明确制作网站的要求。 (4)公布《“轻叩诗歌的大门”网站评价量规》。 要求学生在两周内完成(可以利用课外时间)。 第三阶段成果展示 1、邀请学校领导,同科教师、同级学生参与单元成果展示活动。 2、各小组轮流展示自己的演示文稿和网站,在小组内和小组间按照评价标准进行互评。 3、展示后要求根据评价意见修改演示文稿和网站。 4、将网站发布到校园网上。 第四阶段总结反思 活动结束后,写一份活动反思,总结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思考:改进什么地方可以更利于我的学习?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4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学习诗歌不仅能丰富我们的指示,还能开阔我们视野,陶冶我们的情操。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诗歌的殿堂,领略它的无穷魅力。 2.除了中国的诗人,诗作,你还知道其他国家有哪些著名的诗人和诗歌吗? 3.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诗歌,天真的儿歌、朴素的民歌……你一定想更多的了解诗歌,那么就让我们在第六组的学习中一起去轻叩诗歌的大门吧。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99页和106页。 4.学生自由读p99页和106页的“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指名读“活动建议”。 (2)汇报读懂哪些要求。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示:围绕“诗海拾贝”,“与诗同行”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1)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诗歌或记录当地的民歌、童谣,以及有关诗歌的知识和故事等。(2)按照一定的类别,对搜集到的诗歌进行整理、归类。(3)欣赏自己喜欢的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感情。(准备一个笔记本)(4)举行诗歌朗诵会。(5)根据兴趣,选择开展写童诗、诗歌知识竞赛、合编小诗集等活动。 6.学生自由分组(适时关注学生分组的情况,并建议作适当调整) 7.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提示:讨论时要作好分工,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整理讨论意见,并形成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课外阅读,搜集、查找、整理资料 学生根据拟定的计划,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资料的搜集、查找、整理等工作。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5教学目的:通过朗诵诗歌,写作童诗,知识竞赛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热爱诗歌。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学生自主,探究,开放地学习基础上,能进行较充分的展示。 教学难点:学生的准备要充分。对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在诗歌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感受到了诗歌神奇的魅力,我们曾与诗仙李白同饮“花间一壶酒”,与张九龄共赏“海上升明月”,也曾与爱国诗人陆游遥望南宋“三万里河,五千仞岳”,苦苦地期盼着“王师北定中原日”,这其中,悠哉,美哉,悲哉,喜哉,心情跌宕起伏,感情错综复杂,同时,收获也日渐增多,今天这节课,就请你们把自己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好吗? 二、我们先来进行古诗词知识竞赛 下面宣读本次竞赛的规则,请各组选手仔细听好: 本次竞赛的规则是:(生读) a:本次竞赛共有四关,第一关名句荟萃,为必答题;第二关诗情画意,为抢答题;第三关妙语生花,为抢答题;第四关诗海pk,为必答题。 b:请每组选出一名记分员,答对一题加十分,答错不扣分。 c:本次竞赛将决出冠军组,亚军组,季军组。各组要赛出水平、赛出风格。宣读完毕。 四关过后,看看谁是冠军组。 现在,我宣布古诗词知识竞赛正式开始 导语:大家准备好,我们先来闯第一关:名句荟萃。名句是诗歌海洋中,散落的珍珠,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谁的名句积累的最多。 第一关:名句荟萃(必答题) 要求是:每组发一张题签,10道题,每题十分,五分钟答完。答完后每组选出代表汇报。请组长领取题签。 请第一组代表答题。大家仔细听,如果他答不上,你可以抢答,每答对一题加十分,机会多多,可要认真听呀。 第二关:诗情画意(抢答题) 每幅画中都有一首诗,你能把它找出来吗?出示图画 (四幅图,分别为咏物诗、抒情诗、边塞诗、送别诗) 拓展:这四幅图分别代表了咏物诗、抒情诗、边塞诗、送别诗,四种不同题材的诗歌流派,从内容上分,除了这四种,你还知道哪些?举个例子。 第三关:妙语生花(抢答题) 过渡:比赛紧张激烈,比分你争我赶,尘该还未落定,让我们拭目以待。诗海浩瀚,知识无限,诗词歌赋,各领风骚。下面,我们就要来闯难度最高的第四关诗海pk。群雄逐鹿,看看最终花落谁家? 第四关:诗海pk(必答题) 三、举办诗歌朗诵会 1、确定内容,准备好要朗诵的诗。选出汇报人员 (1)纸船——冰心 (2)乡愁 (3)天上的街市 (4)西风颂——雪莱 (5)风流歌——纪宇 (6)感谢——汪国真 2、确定朗诵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个人朗诵,可以男女对诵,可以小组合诵,可以是诗表演,还可以配乐朗诵。 3、主题:“金秋情”诗歌朗诵会 主持人:隋宁 张启迪 四、欣赏自己创作的诗歌 1、学生进行展示,形式可多样, 必须是自己写的,可诵读,也可给一幅画、一张照片提诗;可以简单地用两三句话谈谈自己的创作经过,体会,经验,方法等。 2、小结:同学们写的诗,虽然稚嫩,粗糙,但都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写出了童真童趣,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只要我们勇于创作,乐于抒发即可。 五、总结: 同学们,在你们如歌的金色年华里,加入一些诗来点缀吧!它会教我们如何去面对万物,如何去品味自然,如何去在对待人生,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今生今世,走遍天涯,让我们与诗为旅,与诗同行。 附试题 第一关 a组、补充诗句: 1.少壮不努力,________。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 3.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__。 4.红酥手,黄滕酒,________。 5.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 6.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 7.________,天涯共此时。 8.零落成泥碾作尘,________。 9、人间四月芳菲尽,________。 10、________,江枫渔火对愁眠。 b组:补充诗句 1、日暮苍山远,________。 2、秋到边城角声哀,________。 3、一年好景君须记,________。 4、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________。 5、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_。 6、碧玉妆成一树高,________。 7、________,后不见来者。 8、________,悠然见南山。 9、________,孤帆一片日边来。 10、千里黄云白日曛,________。 c组:补充诗句1、葡萄美酒夜光杯,________。 2、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 4、流水落花春去, ________。 5、________,燕山月似钩。 6、________,一览众山小。 7、迟日江山丽,________。 8、孤舟蓑笠翁,________。 9、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 10、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 d组:补充诗句 1、车如流水马如龙,________。 2、________,野渡无人舟自横。 3、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4、________,明月何时照我还? 5、不知细叶谁裁出,________。 6、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 7、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 8、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 9、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_。 10、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四关 综合知识 a组:选择题,填序号 1、( )的最高成就表现在唐代,( )产生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 )在元代最盛行。 a:词 b:曲 c:诗 2、“停车坐爱枫林晚”中的“坐”的意思是( )。 a:乘、搭 b:同“座”c:因为 3.(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a:《诗经》 b:《五经》 c:《楚辞》 4、诗仙(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a:杜甫 b:李白 c:王维 5、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是( )( )( ) a:高适 b:岑参c:王昌龄 d:李商隐 6.《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植 b:曹丕 c:曹操 7.“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 a:《游园不值》 b:《春望》 c:《春夜喜雨》 8.“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 )的诗句。 a:王勃 b:李白 c:白居易 9.古代诗歌按内容上分类:可分为( )( )( )( )( )( ) a:怀古诗b:咏物诗c:山水田园诗d:边塞诗e:送别诗 f:行旅诗和闺怨诗 g:格律诗 10.“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 )的诗句。 a:王维 b:王之涣 c:王勃 b组:选择题,填序号 1、于谦是( )诗人。 a:唐朝 b:宋朝 c:清朝 d:明代 2.“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是初唐文学家( )、( )、( )、( )的合称。 a: 王勃 b: 杨炯 c: 卢照邻 d: 骆宾王 e:韩愈 3、“李杜”是唐代大诗人( )和( )的并称。韩愈曾经说过“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 a:李白 b:杜牧 c:杜甫 d:李商隐 4.《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 a: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b:王昌龄《出塞》 c:杜牧《江南春》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6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一朵奇葩。经过时间的筛选,优秀的诗歌已成为不朽的经典,叩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和熏陶。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课程目标中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因此我在教学古代诗歌欣赏这一课时,紧扣阅读材料,让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在阅读中使学生知道,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诗歌历史,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以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诗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鼓励学生初步了解一些有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古代诗歌,增强对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古代诗歌的特点。 2、能诵读古代诗歌,大体把握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通过诵读古代诗歌,赏析古代诗歌,感受古代诗歌的魅力。 4、初步了解一些有关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语:请同学告诉我,咱们这次综合性学习的的内容是什么(轻叩诗歌 的大门)?这节课我就轻轻地叩开诗歌的大门,走进古代诗歌的殿堂。 二、请同学们快速阅读阅读材料中的四首古诗,看看在编排上有什么特点?现 在我们就按小组汇报交流。 三、《诗经》 1、读《诗经 采薇》。 2、理解诗意,赏析。 3、背诵古诗。 4、知识拓展: (1)“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写作方法。 (2)有关《诗经》简介。 (3)《诗经》》中的千古传唱的名句欣赏。 (4)《诗经》的魅力和影响。 四、唐诗 1、比赛读《春夜喜雨》。 2、学生赏析。 3、教师交流自己赏析的方法。一字尽显风流。 4、用拍手歌的形式唱。 5、知识拓展: (1)初唐诗歌、盛唐诗歌、中晚唐诗歌简介。 (2))唐诗的形式。 (3)唐诗的代表人物。 五、宋词 1、读《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2、理解、赏析。 3、配曲唱。 4、宋词知识简介。 5、宋词的分类及代表人物。 6、看录像,了解柳永、辛弃疾、李清照、苏轼等人的代表作及特点。 六、元曲 1、展示朗读。 2、理解赏析。 3、教师补充写法上的独特之处。 4、简介白朴和马致远。 5、欣赏动画——马致远的《秋思》。 六、老师作课堂总结。 板书 : 古代诗歌欣赏 诗经 唐诗 宋词 元曲 课后反思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开放的特征。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我参入其中,适时点拨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古代诗歌的特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优美实用的课件和录像为教学锦上添花,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赏析古诗,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形式诵读古诗,为学生理解和背诵古诗助一臂之力。古诗是每次水平测试的必考内容,包括整首诗的默写,字词诗句的理解,诗人情感的体会等。是扎实地上好阅读材料中的古诗,还是尽情体现阅读教学的特征呢?我很彷徨、为难,要把这二者统一实在不是很容易的。因此我就以阅读材料中的古诗为点,以点带面。此次教学只是本人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的一次尝试,很不成熟,存在很多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各位教师的真诚指导。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7一、 导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文学源远流长,历史上涌现过大量的诗人,为我们留下了数量浩瀚的瑰丽篇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诵读大量古典诗文,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文学知识,既能启迪思维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审美情趣。我知道,六年以来,我们班同学除了学习课本里的古诗,还在课外背诵许多优秀的诗篇。这节课我们就来展示一下我们学习的成果,举行一次知识竞赛。二、 竞赛规则1、竞赛题分必答题、抢答题和轮流答题三部分。 2、必答题每题10分,答错不加分,不扣分。 3、抢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扣10分。 4、轮流答题答对加10分,答错或不答不扣分,其他组可继续答此题, 答对加10分。三、 必答题必答题五题 ,每组一题。外加选答题(加分题)五题。加分题:1、唐宋八大家指唐朝和宋朝哪八个人文学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2、文学史上的“三苏”分别指哪三个人?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 3、文学史上常说的“诗仙”诗圣”“诗鬼”“诗魔”分别指谁?李白 、杜甫 、 李贺 、白居易4、我们常说的“大李杜”和“小李杜”分别指哪四个人?大李杜 : 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5、山水田园诗和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举三个)山水田园诗代表人物:陶渊明 、 王维 、孟浩然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 、岑参、王昌龄 四、抢答题:抢答题30题,任意抢答。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3、“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5、“晓看红湿处,花重”是杜甫的诗句。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8、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9、“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1、“无边落木萧萧下”的下半句是。2、“三十功名尘与土”的下半句是。3、“落红不是无情物”的下半句是。3、“梅子金黄杏子肥”的下半句是。5、“莫愁前路无知己”的下半句是。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中的“但”的意思是。2、《出塞》的“但使龙城飞将在”句中的“但使”的意思是。3、《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只缘身在此山中“中的”缘“的意思是。4、“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5《示儿》中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中的”元知“的意思是。 四、 轮流答题:包括连线题 、猜谜语、填空、和古诗文应用。1、有的诗就像一个谜语,你能猜出下面诗句写的是什么吗? 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 )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 )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 ) 2、你知道爱国诗都是谁写的吗?.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李清照《夏日绝句》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林升《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陆游《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文天祥《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谦《石灰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3请把下面表示气象的词填入诗句中。 风、雪、霜、雷、云、雾、雨1、朝辞白帝彩( )间 2、北风吹雁( )纷纷3、月落乌啼( )满天 4、斜风细( )不须归5、水村山郭酒旗( ) 6、九州生气恃风( )4、连线题。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描写山水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歌颂情谊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蕴含哲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热爱祖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念故乡 5、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 们:(“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 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 五、 小结1、评奖 2、通过今天的比赛,可以看出同学们平时进行了大量的阅读,积累了丰富的诗歌知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同学们今后能继续在诗歌的海洋尽情地畅游。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8孩子们经过了一周的学习,在这一周里,我们利用语文课,还有课余时间,阅读、收集了好多好多的诗歌。而且还在小组内,按照不同的方法,给诗歌分了类,并且推荐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这节课,我们就是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来汇报一下各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了。 本次课的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3、 激发学生收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有趣。 4、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本课主要分展示汇报和推荐诗歌两个环节。重点是让学生展示课下收集的各类诗歌。教学中主要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展示回报,给学生以自主的空间。本次教学中,学生们积极参活动,动手收集诗歌,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做课件,应用于课堂学习之中。 在教学时,我针对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在班级里开展了语文实践活动,指导每名学生自己动手收集整理古今中外的诗歌,进行研究性学习,用文本资料汇报。学生兴趣很浓,就连平时学习困难的学生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感受到了学习带来的快乐。 我还让学生多说。通过各种形式,给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多写,通过作文、日记和读书感想以及自己办报纸、出墙报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果;让学生多听。通过听广播,看电视,网上浏览等,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让学生多读,除报纸、杂志外,还鼓励学生多读诗歌集。我鼓励学生自己写诗歌,然后在课堂上朗读自己的作品,学生有了成就感,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性。 反思这次活动,我发现,尽管现在语文教材文学性更强了,但还是满足不了学生文学方面的需求,部分学生搜集的材料有限,应该适当安排阅读欣赏课,把学生带进阅览室,让他们在阅览室里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其次,我深切的感受到,教师也该加强自己的能力。有些学生的诗歌,我看了,虽然能发现一些问题,却不知如何去修改。我想,作为教师,是否也应该向学生一样,认真参与到活动中去,和学生们一起去学习,去提高自己的能力? 1、综合性学习课老师究竟授课达到什么程度才算完成了本组的教学目标? 2、本组内的四首古诗词是应该精讲还是大致浏览? 阅读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已经有两千多年诗歌的历史。古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要求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借助注释读懂诗歌,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情感。同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一点有关于唐诗、宋词,元曲的知识。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9《轻叩诗歌的大门》由我负责讲的主要内容是自己动手写写诗、举办诗歌朗诵会、合作编本小诗集这个部分,接到任务后,我和全组的老师商议、切磋。大家集思广益,最终定下讲课方案,分三步进行: 第一步 原创作品——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了那么多诗,同学们也想来试着写一写诗,也尝尝“小诗人”的滋味,通过调查,同学们兴致很高,他们先读阅读材料中同龄人的诗,然后他们把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用诗歌表达出来,试着写诗;并和同学交流自己写的诗。写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了,有的同学的诗比较直白不生动,打动不了自己,后来他们通过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找到了答案,写诗是要运用修辞手法联想和想象的。于是自己反复修改,请同学老师提意见找不足,直到满意。诗歌写好了,他们就有了要表现的欲望。于是我就给他们一个展示的平台。 第二步 诗歌朗诵——读” 好诗不厌百回读。我们决定举办“诗歌朗诵会”,方法是可以朗诵搜集到的诗,可以朗诵自己写的诗。我让学生自己讨论决议,他们认为读自己的诗歌有兴趣,大家决定开班级诗歌朗诵会。首先在小组选拔,再由老师对个别同学进行辅导,然后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现场朗诵并由听课的老师当堂打分,选出班内的“小诗人”。由曹校长和陈主任亲自颁奖,极大的激励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第三步 推荐好诗——编 劳动果实要保存起来,准备好选入诗集的诗,同学们自己动手抄诗,配插图,由班长写序 ,做了精美的封面设计,给诗集起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小荷才露尖尖角,编排好目录,装订,诗集编好了,留给大家做纪念。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让同学们感到诗就在我们身边,诗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上完课了,同学们还要再进行诗歌朗诵会,说下次水平一定更高,看来他们有兴趣了,我们的教学目的达到了。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我有一点反思,诗歌的海洋是浩瀚无穷的,仅凭几节课是远远不够的,今后我们还有充分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写诗颂诗,并以此为契机,让我们的学生打开心灵之窗,做一个热爱生活充满诗情画意的人。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10诗歌,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东方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而我国正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与诗歌密切相关,要求老师带领学生“轻叩诗歌的大门”,引导学生走进诗歌,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从而喜爱诗歌,在今后的生活中与诗歌同行,与诗歌相伴。 在教研组长张春芳号召下,我们集中开会后,一致认为我们多人合作,资源共享,专题研究是一个很好的授课方式,我们总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这次我们自己也来身体力行,合作一次。说干就干,我们按照兴趣,能力和不同专题。分成了6个授课板块。大家一致推荐我上制定活动计划这一课时,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建议奠定了基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怎样让学生带着兴趣来制定活动计划呢?组里的老师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提了很多宝贵建议。赵春芳老师说:“要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把综合性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自由组成学习小组,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制定小组活动计划,再按照制定的计划自行开展活动。”吉平老师提醒说:“要正确处理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适当指导的关系,既重视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又注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帮助,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使学生明确要求,二是帮助学生掌握方法。”刘丽明老师也说别忘了在分组时建议学生组内成员不要太多,因为这次活动更多的是要需要课余时间搜集大量诗歌,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安全第一,还要考虑学生的居住范围等等。带着这些宝贵的建议和自己对这节课的理解,我设计了以下三个授课环节。 一、 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阅读单元导语的目的,是使学生明白这次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怎样激发学生对这次学习内容产生兴趣呢? 在阅读单元导语后,我问学生读懂了什么?有的学生回答说知道了《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孩子们觉得很陌生,怎样拉近孩子们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呢?我说:“窈窕淑女。”学生们顺口说出:“君子好求”我说:“是啊,这句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句就来自《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它被评为最能影响中国人的十首诗歌之一,生活中当男子遇到了自己心仪的女士,这句话就成了最好的说明。《诗经》里像这样的名篇名句还有很多很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诗经》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和探究的欲望,事后果然有小组将搜集《诗经》里的名篇名句作为自己小组的活动内容,而且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二、 阅读活动建议,制定活动计划。 阅读活动建议的目的是为了明确活动要求。因为这次活动需要学生用大量课余时间来搜集整理诗歌,在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完活动建议后,我将重点放在怎样搜集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怎样制定一份合理的活动计划上。力求确实有效的指导学生开展这次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 三、 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在这个环节中,在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时,我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然后各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以上就是这次授课的思路和教学步骤。请各位同行指正批评。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11活动目的: 1、了解古今中外诗人创作的优秀诗歌。 2、 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3、 激发学生艘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有趣。 4、 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让学生从诗歌里得到美的熏陶,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我们经过了一周的学习,在这一周里,我们利用语文课,还有课余时间,阅读、收集了好多好多的诗歌。我知道你们还在小组内,按照不同的方法,给诗歌分了类,并且推荐了自己最喜欢的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来汇报我们的学习成果了。 二、展示汇报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1、请第一组同学来介绍。(按照四季分类) 师:看来他们组收集的诗歌还真不少呀!还有哪个组来介绍呀? 2、 请第二组同学来介绍(按照朝代分类) 师:很好。他们组的收集有了一定的目标了。还有哪个组来介绍呀? 3、请第三组同学来介绍(按照内容分 咏物诗)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想说点什么? 4、请第四组同学来介绍 (按照诗的格律分) 师:你们可真能干呀!不但学得认真,而且分得还很细。 5、请第五组同学来介绍(按诗人分) 师:看来你们的却是收获不小呀,认识了那么多的诗人。 6、请第六组同学来介绍(按诗歌的内容分) 师:你们真会学习呀, 师小结: 刚才,我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发现你们收集了那么多的诗歌。我想,在这么多的诗歌中,一定有你喜欢的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诗歌推荐给大家呀? 三、推荐诗歌 师:哪个组的同学愿意先来呀? 1、请蔡昕坤组上来推荐他们组喜欢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组长推荐诗歌。学生(1)读诗歌,学生(2)说明自己喜欢诗歌的原因。 师:听了他们组的汇报,你有什么感受呀? 生: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 师:是呀,这首小诗用清新,淡漠的笔写出了诗人那美好的理想。 还有哪个小组的同学要来做汇报呀? 2、请丁泽晨组上台来推荐他们组喜欢的诗歌。儿歌《知了知了》 组长推荐诗歌。学生(1)读诗歌,学生(2)说明自己喜欢诗歌的原因。 师:听了他们组的汇报,有谁想说点什么呀? 生: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 师:还有哪个组愿意来推荐你们组最喜欢的诗呢? 3、请田旭东组来推荐他们组喜欢的诗歌。《致月亮》 组长推荐诗歌。学生(1)读诗歌,学生(2)说明自己喜欢诗歌的原因。 师:听了他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交流自己听后的感受。 师:那我们课后还可以再去找一找外国的诗歌了。 师:还有哪个组愿意来说一说么? 4、请刘昊宇组来推荐他们组喜欢的诗歌。描写秋天的诗歌。 学生分别做介绍,朗诵诗歌。说明自己喜欢诗歌的原因。 师:听了他们的组的汇报,谁想说点什么呀? 学生评价。 师小结。 师:还有哪个组的同学愿意把你喜欢的诗歌推荐给大家呀? 5、请王梦雪组来推荐他们组喜欢的诗歌。《纸船》 学生分别做介绍,朗诵诗歌。说明自己喜欢诗歌的原因。 师:听了他们的组的汇报,谁想说点什么呀? 四、师小结 刚才听了这么多同学的汇报,我知道了,这段时间我们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那么,接下来呢,我们还要进行与诗同行这个阶段的学习。各个小组都已经制定了学习计划,在学习计划中,有的小组准备召开诗歌朗诵会,有的小组要进行诗歌知识竞赛,还有的小组要自己动手写诗歌呢。那么,在下一个阶段,我们就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继续来与诗同行,看看几天以后的汇报课上,哪个小组的最精彩。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12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对搜集到的诗歌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了解诗歌的丰富性。 2.激发学生搜集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故事的有趣。 3.学会读懂古诗和欣赏诗歌的方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诗海拾贝”中的6首诗歌。 1、自由朗读这6首诗歌。 2、小组交流讨论这6首诗歌的特点。(明白这几首诗的共同点──内容都是描写自然景物的) 3、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所搜集的诗歌。 4、组内诵读这些诗歌,讨论:诗歌除了可以按内容分类,还可以按哪些方面来分类? 5、师生交流归纳: (1)可以按内容分: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山水田园诗、关于秋天的诗、关于春天的诗…… (2)可以按题材分:山水诗、边塞诗、思乡诗、咏物诗、田园诗。 教师讲述: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3)可以按形式分:格律诗、自由诗…… (4)按体裁分;童话诗、寓言诗、散文诗…… (5)按国家和作者分:外国诗、中国诗 教师讲述:雪莱、普希金、泰戈尔的诗歌 (6)按创作方法分:诗歌、民歌或童谣 (7)按时间分:古代诗、近代诗、现代诗、当代诗 (8)以教师讲述为主: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和次有相同点和不同点。(略) 6、教师归纳小节:同学在课外收集了大量的诗篇,以不同的角度给诗歌分了类,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法。我们分了八类,都有道理,可见同学们在这次学习中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 二、各小组汇报表演诗歌。 1、一小组以唱歌的形式汇报:咏物诗 2、一小组以朗诵的形式汇报:边塞诗 3、一小组以表演故事的形式汇报:思乡诗 4、一小组以课件的形式汇报:田园诗 5、一小组以配乐的形式汇报:山水诗 6、一小组以场景的形式汇报:四季诗 7、一小组以头饰、道具等汇报:行旅诗 8、一小组以配乐、表演的形式汇报:送别诗 三、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根据意思画一幅画。我们编一本诗集。 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教案 篇13活动目标: 1、通过这个汇报展示活动,让学生复习关于古诗的知识,交流学习方法和心得体会。 2、让学生在展示活动中提高自信心和欣赏美的能力,激发持续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包括收集的资料,竞赛的题目,朗诵的表演,推荐的诗、书,讲、演的故事,编辑的集子,写好的赏析、诗作和总结等。 难点:让学生在发言过程保持自信。把时间控制在一节课左右的时间内。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进行汇报活动设计,收集学生积累的资料(教师积累的资料也整理出来)制作相应的简单课件。组织指导学生进行节目排练。进行板书贴纸的准备,还有准备一些“奖状”作为鼓励学生之用。 2、学生准备:个人手抄报,小组诗集,原创小诗,诗人故事,好诗欣赏,书面总结。诗歌朗诵,知识竞赛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前段时间,我们利用了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进行了一个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的大门》(贴),这节我们进行一个全面的汇报展示活动,并且对诗歌的一些知识进行复习。 二、诗歌知识大比拼: 1.抽同学出的题目,分别回答。(或安排在上课前一两分钟进行) 2.抢答老师给出的几小题。(另纸五至十题的题目) 3小结,我们在学习中得到了不少诗的知识,得到了一些理解欣赏诗的方法,也懂得了诗的分类方法,还知道了一些写诗的方法。也就是获得了诗道(贴出板书“诗道——知识竞赛”)。学生~~~获“小博士”,发给奖状。 下面我们再来开一次诗歌朗诵会。 三、诗歌朗诵会。(响音乐)师:602班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在朗诵过程中,希望大家能体会到“诗的韵律”(贴出板书:“诗韵——朗诵表演”)。 (主持人主持)奖“优秀主持人” 四、好诗欣赏,推荐诗集。刚才大家在朗诵的过程中,大多数是我们课本中的阅读材料,但也有课外读到的诗。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一定对某一首诗或某一类诗特别的欣赏,或者对某一个诗人特别的喜欢,又或者,你读了一本好的诗集。下面请同学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诗或诗集。贴出板书:诗集——好书推荐 小组内相互推荐 个别推荐 1、学生1:(朗诵推荐)(出示)。 2、学生2:(推荐,读自己写的诗) 3、学生3:(展示)在这个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啊! 4、学生4:(展示)你看,这是李诗、林茹和关素莹呼应课本中的《致老鼠》写的,我们请李诗读读他自己写的《老鼠》吧。 还有谁愿意读出自己写的诗呢?(指名读) ……奖“小诗人”,“小能人” 五、原创作品,诵读诗作。 教师小结过渡:前面,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第四个环节(贴)诗作——原创作品。 在两个星期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先到“诗海拾贝”,进行阅读和欣赏,再“与诗同行”,进行竞赛和习作。一些同学写的小诗,让我们看到了其实大家也是有一些“诗的天份”的呢! 其实,我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收获不少,有了一些诗的灵感,也写出了一些诗呢。 展示教者的“词作”“诗作” 总结激励学生:诗就在我们身边,诗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有朝一日,或者在座的某一个同学,会成为诗人也说不定呢。我们期待着这一天。 六、畅谈体会,总结收获。经过这个综合性学习活动——轻叩诗歌的大门,大家有了些什么收获呢?——之前,我们还写过活动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有的同学还写成了一篇活动总结呢。下面我们请一些同学谈谈。 1、指名说,自由说。 2、读写得好的“总结”片断。 (师)总结发言:我们在诗海边徜徉,我们在诗海边拾贝,这让我们满载而归。叩响了诗歌的大门,我们面前出现了一个美丽的诗的世界!让我们以这次活动为起步,今后在诗海中走得更远,得到更多的收获和更大的乐趣!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百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贴出诗味——收获总结) 奖“小才子” (掌声) 七、拓展:读《远望星空》,祝期末考试取得好成绩。 板书设计: 诗道——知识竞赛; 诗韵——朗诵表演; 诗集——好书推荐; 诗作——原创作品; 诗味——收获总结。 诗歌知识竞赛 结合提供的情景填诗句: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9)昨晚有一首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联表小学602班诗歌朗诵会主持人词 (合)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是一个广阔的海洋。 (女)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在《诗经》中,我最喜欢《采薇》的片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男)我不是“采薇”,我采到了《诗经》中的另一颗明珠——《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男)唐朝是我国古代诗歌最鼎盛的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有“诗仙”李白,有“诗圣”杜甫,还有“诗史”白居易。我们请同学朗诵杜甫的《春夜喜雨》。 …… (女)到了宋朝,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兴盛起来了,那就是“词”。“词”又叫“长短句”,是可以供人演唱的,一般都有词牌名。 (男)哦,我知道了,苏轼和辛弃疾是两位“豪放派”的词人。 (女)是啊!姜白石和李清照则是“婉约派”的两位代表。 (男)下面请同学朗诵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女)元朝的时候,又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曲”兴起了。 (男)唔,有些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粤剧里的粤曲一样。 (女)下面请欣赏同学为我们朗诵白朴的《天净沙.秋》。 …… (男)多美的色彩和意境啊!这就是古诗!转入现代,出现了“新诗”。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请我们班的女同学朗诵他的《天上的街市》。 …… (女)多丰富的想像啊!外国也有很多诗人,下面请我班的男同学朗诵俄罗斯诗人叶赛宁的《白桦》。 …… (男)我们在诗海里徜徉,(女)我们在诗海边拾贝。(合)让《我们去看海》吧! 齐背《我们去看海》。 …… (男)我还认识了很多当代诗人。余光中,顾城,席慕蓉,舒婷……我很喜欢余光中的《乡愁》呢。 (女)我也很喜欢这首诗。《乡愁》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大陆和中国台湾分割的不幸历史,抒发了中华儿女思乡怀土、盼望祖国统一的炽烈而深沉的情感。 (男)全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顺承的,对应着人生的四个阶段。作者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推进了诗情的层层深化,从而将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家国之思。 (女)这首诗还曾被音乐家谱曲,在海峡两岸广为传唱呢。 (男)那现在就请我们全班同学,和在场的所有老师,都来朗诵一下余光中的《乡愁》吧。 (播放音乐,朗诵) (主持人回座位) 好诗推荐: 学生1:(站起来,朗诵推荐)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说)大家都很熟悉,这是李白的《赠汪伦》,也是我最喜欢的描写友情的古诗之一。在第六单元的学习中,朱老师编了一本《分类读古诗》这样的小册子(出示)给我们阅读,我知道了诗歌分类的一些方法,我对古诗里面的送别诗和边塞诗特别感兴趣。《现代诗欣赏》(出示)让我认识了很多诗人,我知道了余光中和戴望舒。一些诗人的趣事和逸事让我看得津津有味的,我喜欢这本《诗人的故事》(出示)。 学生2:我更喜欢朱老师向我们推荐的学校的图书室里的书。(指示书)这儿有关于中外作家和诗人的故事,有《小学生读古诗》,有《中国小诗人诗选……从中我读到了很多有趣的儿童诗,我自己从中也得到了一些灵感,还写了一两首诗呢。而还有一些是关于诗的书法作品,除了学到诗,还可以提高写字水平呢。(读自己写的诗) 学生3:我要介绍给大家的,是我们各组同学出的关于诗的手抄报呢。(展示)你看,色彩有鲜艳的,有淡雅的;排版整齐,写字端正,大家还按不同方法进行了归类呢。这是我出的一张(展示),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张(展示)在这个综合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取得了多大的进步啊! 学生4:我要介绍的,更了不起呢。是我们自己写的诗。(展示)你看,这是李诗、林茹和关素莹呼应课本中的《致老鼠》写的,我们请李诗读读他自己写的《老鼠》吧。 还有谁愿意读出自己写的诗呢?(指名读) …… 总结收获: (王伯焘):这个活动,让我们进入了诗歌的海洋,我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诗歌的美妙。在学习中,老师带领着、引导着我们搜集诗歌、欣赏诗歌、朗诵诗歌并试着写写诗歌。而我觉得自己做得最好的是欣赏诗歌。我最喜欢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刚开始时我不理解什么是社林,看了注释后我明白了。而白朴的《天净沙·秋》让我觉得“了不起“!这首诗写的是秋天,但诗中没有一个秋字,作者以短短的三句话27个字就完全概括了秋天的景色,而后两句以颜色写出了秋天的美。 (廖东明):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知道了诗句中有一些运用了“倒装”的方法,还学会了结合实际情景来运用诗句呢。我在单元测验中把《游子吟》改写成一篇记叙文《慈母心》,30分得了29分。后来老师还让我读给大家听,我真高兴啊! (王永红):这次综合性学习让我增长了很多文学常识呢。例如…… (关勇钊):我呢,这次活动让我变得勇敢了!以前我什么也不敢参与,可那次诗歌朗诵比赛锻炼了我,现在我也敢发言了。 欧韵静 温远媚 祝智斌 张真华…… 词二首 朱瑞仪 木兰花·正月十二烟花晚会 (步宋祁《木兰花》之韵) 新城渐觉风光好,璀璨烟花迎客到。绿黄金紫伴云升,红靛青蓝星光照。 浮生常叹欢娱少,舍却千金倾一笑。现今之子劝人人,同去花间留闪耀。 卜算子·咏松岗桃花 (步陆游《卜算子·咏梅》之韵而反其意) 户外并田边,树树皆有主。虽是黄昏不用愁,哪怕风和雨!着意笑春风,一并群芳护。无限风光展目前,更有鸿图路! 词二首 朱瑞仪 采桑子·国庆阅兵 洪流过后车轮走,蓝绿黄红,英姿抖擞,五十寿辰今年有。 军歌奏罢征人出,遥望长空,展翅隆隆,铁马金戈现代风。 鹧鸪天·庆澳门回归 彩袖翩翩捧玉钟,多年期望醉重逢。澳里莲蓬心向月,门后桃花盼春风。今日后,祝昌隆,回眸共贺九洲同。深宵共举银杯舞,不是相邀在梦中。 |
随便看 |
|
范文大全网提供教案、简历、作文、工作总结等各类优秀范文及写作素材,是综合性免费范文平台。